米乐m6(中国)官网登录入口
本文摘要:因资料太大,图片没法传输,所以需要完整版请关注私信相识详情七年级(下册)★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1.大运河的开通:(1)时间与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2)运河三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毗连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4)大运河的开通作用:①增强了南北交通②牢固了隋王朝的统治③大大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因资料太大,图片没法传输,所以需要完整版请关注私信相识详情七年级(下册)★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1.大运河的开通:(1)时间与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2)运河三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毗连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4)大运河的开通作用:①增强了南北交通②牢固了隋王朝的统治③大大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第二课 “贞观之治”1.隋朝死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死亡。
2.唐朝的建设: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设唐朝。3.武则天及其统治:我国历史上唯一女天子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生长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进一步生长,国力不停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4.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生长生产,减轻农民的钱粮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盘算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力清明,经济生长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历史上称其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 “开元盛世”1.唐朝的社会经济:(1)茶树种植:茶叶生产在江南占有重要职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2)农业生产工具革新:曲辕犁和浇灌工具筒车(3)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4)商业:唐朝时期,全国的多数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2.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住民住宅区,市为富贵的商业区。3.长安既是其时各民族来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多数市。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第四课 科举制的建立1.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结果选拔人才。
2.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许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3.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三位重要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4.科举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鼎力大举提倡科举,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破除。
★第五课 “和同为一家”1.唐太宗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人尊称他的为“天可汗”。2.唐朝增强西域地域统领: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统领西域地域。3.唐与吐蕃关系:(1)7世纪前期,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2)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3)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第六课 对外友好往来1.“唐人”由来:隋唐对外来往比力活跃,与亚洲以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2.与日本的来往(1)日本人东来:隋朝时已经有日本遣使者到来,到唐朝时,日原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另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举行政治革新(大化改新)。(2)鉴真东渡: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乐成。
他在日本流传唐朝文化,他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3玄奘西游:唐朝时中国与天竺来往频繁,最良好的使者是高僧玄奘。
贞观初年,去天竺取经,带回大量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4.与新罗来往: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做生意,新罗物产居唐朝入口首位。★第七、八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二)1.修建:隋朝良好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制作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700多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桥。2.印刷: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3.唐诗: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4.书法: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岑岭。
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柳公权在书史上留下“笔谏”的隽誉。5.绘画:隋唐时,绘画艺术高度生长,影响较大有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画圣)等。
6.莫高窟: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第九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契丹的兴起:(1)时间:10世纪初(2)人物: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设契丹国(3)国都: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2.西夏的建设:(1)时间:11世纪前期(2)人物: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天子,(3)国都: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3.北宋的建设:(1)时间:960年(2)人物:后周上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叛乱,建设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4.北宋与辽之间订立著名的澶渊之盟。竣事战争,双方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宁静局势。
5.南宋建设: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6.岳飞班师后,宋金告竣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坚持局势形成。★第十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1.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蓬勃的造船业。
2.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南宋时很快在江南地域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茶树的栽培主要在江南的丘陵地域。3.北宋时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许多来自江浙。
4.南宋时,江南地域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厥后生长成为著名的瓷都。5.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水平远远凌驾北宋时的开封。6.宋朝的外洋商业蓬勃,成为其时世界上从事外洋商业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7.元朝政府勉励外洋商业,在主要口岸设立市舶司,加以治理。
8.北宋前期,四川地域泛起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发生,有利于商业生长。
9.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域。(国家基础,仰给东南) ★第十一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1.北宋初年,普通黎民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由于士医生的提倡,妇女缠足。
2.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宋多吃鱼肉。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3.宋代缺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
王侯将相乘轿出行。那时交通比力蓬勃,“邸店如云屯”,形容旅馆业的兴旺。
4.随着市民阶级的不停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富厚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
瓦子的存在,增添了都会的生气。5.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第十二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设1.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设蒙古国,今后竣事了恒久混战的局势。
2.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多数。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死亡。3.元朝多数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多数市。
记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形貌了多数的富贵情形。4.元朝为增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政府增强对西藏的统领,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增强对琉球的统领。5.元朝时的民族融合:(基础原因是国家的统一)体现:许多汉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孝敬;边疆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已经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形成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回族。
作用: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牢固和生长。★第十三、十四课 辉煌光耀的宋元文化(一)(二)1.北宋时毕升发现活字印刷术,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流传,15世纪欧洲才泛起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2.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现,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外洋商业蓬勃,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3.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现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4.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至五代的历史。5.北宋文学家苏轼,他的词气势豪爽,雄健旷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宋之交的李清照作品气势派头委婉,情感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南宋的辛弃疾,把词的豪迈气势派头发扬光大,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破裂的悲痛。6.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是民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富贵 ★第十五课 明朝君权的增强1.1368年头,朱元璋以应天为国都,改称南京称帝建设明朝,他就是明太祖。2.明朝的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朱棣设立东厂卖力对臣民的监查、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体现。
明政府还划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规模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门称为“八股文”。3.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阻挡建文帝乐成并称帝。1421年迁都北京,以增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第十六课 中外的来往与冲突1.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增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2.明政府派戚继光反抗倭寇,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3.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怀抱。★第十七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1.明朝后期,女真的良好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
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2.皇太极继续汗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金”为清。1644年迁都北京,确立起对全国的统治。3.为了增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集会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打消议政王大臣集会。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为增强思想上的控制,大兴“文字狱”。★第十八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1.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乐成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头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郑乐成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郑乐成在台湾设置府县,增强治理。
2.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增强了台湾同祖海内地的联系,牢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3.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
康熙帝下令清军水陆并进,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沙俄军队被迫投降。4.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举行谈判,经由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执法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罗库页岛在内的宽大地域,都是中国的领土。★第十九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牢固1.顺治帝接见西藏的释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释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2.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配合治理西藏事务。达赖和班禅的继续,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3.乾隆帝时下令调兵讨伐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对整个新疆地域举行有效的统领。5.清朝领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隶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岛。
清朝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第二十课 明朝经济的生长与“闭关锁国”1.清朝的闭关锁国:原因:清朝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政策,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生长;其时西方的殖民统治者正向东方扩张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忧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畏惧沿海人民同外国人来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体现: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清朝统一台湾以后开放四个口岸,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厥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其它口岸。
评价: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运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可是,其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举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生长的新时代。清朝闭关锁国,与世阻遏,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第二十一、二十二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1.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门组成,以“万岁山”作为全城的中心点。城中心的紫禁城(故宫)是天子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修建的瑰宝。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蜓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3.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4.明朝末年,良好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天工开物》。
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记载了我国手工业成就。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5.明朝末年,徐光启关于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先容欧洲的水利技术的著作《农政全书》。
6.明清时期,古典小说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7.明朝中期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
8.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岑岭,《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职位。八年级(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基础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商业逆差。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举行禁烟。经由: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向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运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引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 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收支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6.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酿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7.启示:落伍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鼎力大举生长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4.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③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5.太平天国运动:①发作时间、所在、向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向导太平天国运动②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建设起与清朝坚持的政权。
③抗击洋枪队:A:1860年,李秀成指挥的青浦大捷,大北洋枪队。B:1862年在慈溪战斗中,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
★第三课 收复新疆1.阿古柏入侵新疆:(1)时间:19世纪60年月(2)支持者:英国、俄国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接纳“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计谋,收复了除伊犁以外(1871年俄国直接派兵侵占了伊犁地域)的新疆。
19世纪80年月初,中俄签约,中国从俄国手里收回伊犁。为增强西北边疆的治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2.重要战役: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淹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3.《马关条约》的签订①时间:1895年 ②所在:日本马关③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④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生长);增辟通商口岸等。⑤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水平。
★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时间:1900年2.目的:为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3.经由: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西摩尔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列强第二次洗劫、焚烧北京)4.效果:1901年,清政府被与列强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①《辛丑条约》主要内容: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赔款最多的一次),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到场反帝运动(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掩护,禁绝中国人居住。②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极重的肩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今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列强通过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停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第六课 洋务运动1.配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月到90年月,3.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属于:田主阶级洋务派)4.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5.主张(口号):师夷长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6.洋务派的主要运动:①前期开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②后期开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汽船招商局、张之洞开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结构等);③筹建三支水师(南洋、北洋、福建);④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8.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淹没。9.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基本。
10.评价:它没有使中国茂盛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泛起了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履历,造就了技术气力,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和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发了门路。★第七课 戊戌变法(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1.配景:民族危机的加重(体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开端生长。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举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5.历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建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天子;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流传,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门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门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八课 辛亥革命1.配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生长迅速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要,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设资产阶级共和国。5.革命运动:1894年建立兴中会;1905年建设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要——三民主义(孙中山向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设中华民国;颁布《暂时约法》。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暂时大总统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竣事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看法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其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本文关键词:超详,初中,历史,知识点,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归纳,汇总,因,资料
本文来源: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www.inzwin.com